宏致電子在過去九年間,透過製造、研發和通路的多方併購策略,成功將高速連接線打造成為其未來營運成長的主力產品。這一轉型不僅讓宏致從消費性電子產品跨足到雲端伺服器市場,更成功打入美國雲端網路服務業的一線客戶,並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跨足AI伺服器市場,打入需求持續成長的市場。
宏致電子在過去九年間,透過製造、研發和通路的多方併購策略,成功將高速連接線打造成為其未來營運成長的主力產品。這一轉型不僅讓宏致從消費性電子產品跨足到雲端伺服器市場,更成功打入美國雲端網路服務業的一線客戶,並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跨足AI伺服器市場,打入需求持續成長的市場。
宏致的轉型之路
1. 從連接器到高速連接線
宏致電子過去主要以筆記型電腦的連接器為主要產品,並曾在2015年成為台灣連接器產業的前三大廠商之一。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宏致意識到單一產品線的風險,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2015年,宏致收購了連接線廠維翰實業,並將其轉型為龍翰科技,正式進軍連接線市場。
2. 連接線事業的挑戰與轉機
龍翰科技初期主要生產工業電源與消費性產品的連接線,但由於規格不高且競爭激烈,連接線事業一度成為宏致的賠錢貨。2017年,龍翰科技全年虧損超過5千萬元,內部對連接線事業的質疑聲浪不斷。然而,宏致董事長袁万丁堅持認為,隨著電子業朝高頻高速應用發展,連接線在訊號傳輸中的重要性將不斷提升,因此決定繼續投入資源發展這一領域。
3. 技術突破:800G高速傳輸線
2021年,宏致注意到工研院正在技轉高速傳輸線技術,並決定挑戰當時尚未成為主流的800G高速傳輸線技術。袁万丁認為,這將為宏致的連接線事業帶來長期競爭力。宏致隨後投入300萬美元開發製程,並聘請工研院材料所組長黃添富擔任總經理,帶領團隊進行技術研發。
4. 併購創世紀,拓展市場
為了替高速連接線找到市場出口,宏致在2021年併購了美國業者創世紀(Genesis),進一步拓展其在美國雲端網路服務業的市場版圖。這一併購為宏致帶來了更多與美系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合作的機會,成功打入一線客戶。
未來展望
宏致電子目前正加速擴建產能,桃園中壢新廠將成為高速傳輸產品的重要研發與製造基地。財務副總經理李舒韵指出,以AI應用為主的雲端伺服器事業,預計今年對營收的貢獻將超過5%,明年更有望達到10%以上。
宏致的轉型之路證明了,透過技術創新與市場併購,企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產業中找到新的成長動能。未來,隨著AI伺服器市場的持續成長,宏致的高速連接線將成為其營運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