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金融監督局(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於2024年12月10日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外資在11月淨賣超韓股達4.15兆韓圜(約28.9億美元),這已經是外資連續第四個月大規模賣出韓股。儘管賣出金額較10月的4.38兆韓圜有所減少,但市場對韓股的信心仍顯保守。
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金融監督局(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於2024年12月10日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外資在11月淨賣超韓股達4.15兆韓圜(約28.9億美元),這已經是外資連續第四個月大規模賣出韓股。儘管賣出金額較10月的4.38兆韓圜有所減少,但市場對韓股的信心仍顯保守。
外資對韓股的保守操作主要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首先,市場擔憂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可能祭出高關稅政策,這將對韓國的貿易表現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韓股行情。其次,韓國經濟降溫以及三星等大型企業的獲利表現不佳,也加劇了外資的賣壓。自2024年8月以來,外資開始調節韓股,結束了先前連續九個月的買超。
展望未來,市場人士認為,韓國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能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在戒嚴事件的影響下,外資可能會繼續從韓股撤資,進一步加重韓股的賣壓。截至11月底,外資持有韓股市值為693.63兆韓圜,占韓股總市值的27.4%,較前月的27.7%有所下降。
此外,根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的預測,2025年韓國的出口總額有望達到6,970億美元,較2024年的6,850億美元成長1.8%。然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將是2025年韓國出口的最大變數,其次則是中國產能過剩可能導致大量商品低價傾銷海外,這些因素都將對韓國的出口和經濟表現帶來挑戰。
總結來看,韓股在2024年11月面臨的外資賣壓主要來自於對未來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經濟和企業表現的擔憂。未來,韓國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可能進一步加劇,外資的撤資行為將繼續對韓股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