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又操演,這次有何不同?獨家圖表看懂最大台海操練動態

共軍又操演,這次有何不同?獨家圖表看懂最大台海操練動態

引言:共軍操演,台海風雲再起

近年來,台海局勢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共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頻繁,每一次操演都牽動著兩岸乃至國際社會的神經。然而,最近的一次操演卻顯得格外不同。共軍在12月9日至11日期間,於浙江、福建以東開設了7處空域保留區,這一舉動引起了台灣國防部的高度警戒,並緊急成立應變中心,同步啟動備戰操演。

共軍操演的背景與規模

這次操演被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形容為「1996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後,中國在台灣周圍活動最具規模的一次」。然而,與以往的聯合利劍A、B軍演不同,北京此次並未高調宣傳,甚至在台灣國防部高度示警後,仍未看到中國任何演習公告。

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謝日升強調,「目前為止還不叫軍演」,但共軍這次派出的海上艦船數量非常驚人,散布的位置已經到達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之間。外界唯一能掌握的關鍵數字,僅有國安高層向外媒《路透社》透露,中國在台灣周遭海域和東海及南海,部署了近90艘海軍與海警艦艇,其中約三分之二為軍艦。

台灣的應對與外界解讀

面對共軍的這次操演,台灣國防部迅速反應,成立應變中心並啟動備戰操演。然而,外界對於這次操演的解讀卻各不相同。有人認為,這次操演可能是對台灣總統賴清德剛結束出訪友邦國家的回應;也有人認為,這次台灣拉高警戒,更像是主動出擊的「預防性威懾」。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所長歐錫富觀察到,「目前軍演的政治時機似乎不對」。《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馬志昂也指出,中國正處於外交修復階段,且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戰重新燃起,不太可能短期內入侵台灣或進行大規模軍演。

共軍操演的意圖與影響

儘管外界對這次操演的意圖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共軍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已經常態化。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主任沙城指出,「共軍不用為每次行動命名,但過去兩年,它已讓共機騷擾台海『常態化』,海軍也不斷增加在台灣周圍的部署,許多人開始『麻木』。」

這種「麻木」現象,正是共軍操演的最大風險。馬志昂觀察到,前兩次軍演並未影響台灣股市和匯市,「可以說市場定價了、人們不再害怕了。但另一個影響是,人們開始變得自滿,這才是未來最大的風險。」

結語:共軍操演的未來走向

共軍的每一次操演,都是台海局勢的一次微妙變化。這次操演雖然規模龐大,但卻顯得低調而神秘。無論是共軍的意圖,還是台灣的應對,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未來,台海局勢將如何發展?共軍的操演是否會成為常態?這些問題,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保持警醒,不僅要關注眼前的局勢,更要思考未來的可能走向。共軍的操演,或許只是台海風雲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卻可能深遠而持久。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