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小团队如何打入全球云端巨头?科技老将的秘诀:把半导體当服务業

标题:六人小团队如何打入全球云端巨头?科技老将的秘诀:把半导體当服务業

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半导體领域,竞争向来激烈,巨头林立。然而,一家仅有六十多人的台湾小公司——博盛,却凭借一支六人小团队,成功打入美国四大云端巨头之一,成为全球唯二、台湾唯一的AI伺服器电壓轉換器合格供应商。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打入日本车厂,开始稳定出货。这家小公司是如何在强敌环伺的市场中突围的?博盛董事长孟祥集的秘诀是:把半导體当服务業。

从技术人到服务者:孟祥集的三次创业心法

孟祥集在半导體行业已有三十多年的经验,曾参与创立富鼎先進和力祥半導體,博盛是他的第三次创业。作为技术背景出身的他,深知半导體市场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消费性电子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因此,他决定避开低门槛、高竞争的市场,转而瞄准高阶客户,如伺服器和车厂。

“我们不走同质化的市场,我们要做的是让客户感動的產品和服務。”孟祥集说道。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他多年经验的浓缩。在他看来,半导體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服务。只有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从“慎始”到“共通语言”:服务细节决定成败

博盛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们对服务的极致追求。孟祥集深知,与客户的第一次接触至关重要,因此他要求每场会议都必须有明确的议程和目标。团队会提前进行多次沙盘推演,确保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第一次的会议很重要,它决定了未来的合作走向。”孟祥集说。为了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团队甚至会精心布置会议室,桌上摆满IEEE的学术期刊、公司专利,墙上挂满研究成果。当客户的镜头打开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支充满诚意和专业精神的团队。

然而,这些只是表面功夫。真正打动客户的,是博盛在技术上的深度理解和系统思维。孟祥集找来了曾在群光电子、伟创力任职的黄文楠,组建了一支六人小团队,专门负责与高阶客户的沟通。这支团队不仅要懂技术,还要能站在客户的角度,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

“我们不只卖元件,我们还要告诉客户,这个元件在系统中的表现如何。”黄文楠解释道。这种从系统角度出发的服务模式,让博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服务背后的文化差异:从失败中学习

博盛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他们也曾因为不熟悉客户的文化习惯而吃过亏。例如,在与日本客户的合作中,由于不了解日本人习惯先聆听完客户诉求的文化,博盛花了四五年时间仍难以打入市场。直到日籍成员加入团队,才逐步克服文化差异,短短半年内便成功打入日本车厂。

“服务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客户文化的理解。”孟祥集总结道。他意识到,只有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文化,才能提供让客户感動的服务。

未来挑战:技术与服务的双重考验

尽管博盛已经在高阶市场中站稳脚跟,但未来的挑战依然不小。随着第三类半导體(如氮化鎵)的崛起,博盛现有的矽製程功率元件可能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孟祥集表示,公司已经在投入第三类半导體的研发,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内就能看到成果。

“技术是我们的根基,但服务是我们的灵魂。”孟祥集说道。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同时提升服务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服务是科技公司的灵魂

博盛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半导體领域,技术固然重要,但服务同样不可忽视。孟祥集将半导體当作服务業来经营,不仅让博盛在强敌环伺的市场中突围,更让这家小公司在全球舞台上发光发热。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的角色将愈发重要。无论是半导體还是其他科技领域,只有真正理解客户需求,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延伸阅读:
– [从日常对话开始!10个简单短句,养出堅強快樂的孩子](https://example.com)
– [比爾蓋茲:如果我年輕時有手機,我不確定是否能有今天的成就](https://example.com)

本文授权转载自:商業周刊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