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一文看懂!MBTI是什麼?每個字母代表什麼?16型人格完整解析

MBTI一文看懂!MBTI是什麼?每個字母代表什麼?16型人格完整解析

你是否曾經在社交場合中,聽到朋友們熱烈討論著「你是什麼型的人?」或是「我們的MBTI類型合不合?」這些話題?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已經成為現代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一種流行工具。無論是在職場、戀愛還是日常生活中,MBTI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MBTI的奧秘,揭開這16種人格類型的神秘面紗。

MBTI 16型人格測驗是什麼?背後有心理學根據嗎?

MBTI是由美國的凱薩琳·布理格斯(Katherine Briggs)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邁爾斯(Isabel Myers)在20世紀初開發的一種性格測試工具。這對母女深受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的影響,榮格在《心理類型》一書中提出了人格類型的概念,而MBTI正是基於這一理論發展而來的。

MBTI的目的是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並通過這些傾向來改善人際關係、職業選擇和生活品質。每年有超過200萬人完成MBTI測試,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MBTI 4大指標、8種性格傾向定義

MBTI測試通過四個維度來評估一個人的性格傾向,每個維度都有兩個對立的選項。這四個維度分別是:

1. 外向型(Extraversion, E) vs. 內向型(Introversion, I)
– 外向型:喜歡與外界互動,從社交中獲取能量。
– 內向型:喜歡獨處,從內心世界中獲取能量。

2. 實感型(Sensing, S) vs. 直覺型(iNtuition, N)
– 實感型:注重現實和具體細節,喜歡已知的事物。
– 直覺型:注重未來和抽象概念,喜歡探索新事物。

3. 理性型(Thinking, T) vs. 感性型(Feeling, F)
– 理性型:做決策時依賴邏輯和客觀標準。
– 感性型:做決策時依賴情感和價值觀。

4. 系統型(Judging, J) vs. 彈性型(Perceiving, P)
– 系統型:喜歡有計劃、有組織的生活方式。
– 彈性型:喜歡靈活、隨遇而安的生活方式。

通過這四個維度的組合,MBTI將人們分為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MBTI 16類型人格解析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解析這16種人格類型,並探討它們的特點和適合的職業環境。

SP族群:現實主義者(ESTP、ESFP、ISTP、ISFP)

SP族群的人通常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喜歡活在當下,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他們通常是樂觀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

– ESTP(冒險家型):善於抓住機會,抗壓力強,適合需要快速反應和行動的職業。
– ESFP(表演者型):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善於利用資源,適合需要社交和表演能力的職業。
– ISTP(工匠型):邏輯分析強,講究品質與專業,適合技術性和實用性強的職業。
– ISFP(藝術家型):適應力佳,會感知別人需求,適合需要創意和藝術天賦的職業。

SJ族群:社群主義者(ESTJ、ESFJ、ISTJ、ISFJ)

SJ族群的人通常是認真負責、謹慎細心的人,他們喜歡有組織、有紀律的生活方式,並且非常注重社群和團隊的和諧。

– ESTJ(督察型):善於管理監督,有責任感,適合管理和領導職位。
– ESFJ(主人型):做人圓滑,懂得打理事物,適合需要照顧他人和組織能力的職業。
– ISTJ(會計型):細節分明,做事有規劃,適合需要精確和細心的職業。
– ISFJ(保護者型):井然有序,努力勤勉,適合需要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職業。

NT族群:理性主義者(ENTJ、ENTP、INTJ、INTP)

NT族群的人通常是求知慾強、好奇心旺盛的人,他們注重效率和創新,喜歡解決複雜的問題。

– ENTJ(指揮官型):善於指揮,顧全大局,適合需要策略和領導能力的職業。
– ENTP(名嘴型):善於換位思考,口才佳,適合需要說服力和創意的職業。
– INTJ(軍師型):危機處理能力強,整合型思維,適合需要遠見和執行力的職業。
– INTP(學者型):分析歸納能力強,謹慎評估,適合需要研究和分析的職業。

NF族群:理想主義者(ENFJ、ENFP、INFJ、INFP)

NF族群的人通常是理想主義者,他們善於同理他人,語言能力佳,興趣多元,樂於助人。

– ENFJ(導師型):表達能力佳,善於溝通,適合需要影響力和指導能力的職業。
– ENFP(記者型):擅長腦力激盪,點子多,適合需要創意和表達能力的職業。
– INFJ(諮商師型):善用隱喻,勵志,適合需要直覺和洞察力的職業。
– INFP(夢想家型):有創意,人際調和,適合需要藝術天賦和情感表達的職業。

MBTI 16類型人格解析結論

MBTI 16型人格測驗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還能幫助我們理解他人。通過這些性格傾向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他人溝通,改善人際關係,並在職業選擇上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MBTI測試結果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性格傾向。我們不應該過度依賴這些結果,更不應該用它來限制自己的發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成長。

個人經驗分享

作為一個INFP(夢想家型),我發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陷入過度理想化的狀態。我總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現實往往並不總是如我所願。通過MBTI測試,我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加務實,學會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此外,我在團隊合作中也發現,不同性格類型的人在處理問題時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例如,我的同事中有一位ESTJ(督察型),他總是能夠迅速做出決策並且執行力強,這讓我學會了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如何更快地做出反應。

感受與想法

MBTI測試讓我深刻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質,這些特質並無好壞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表現。通過了解這些特質,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他人相處,並在職業和生活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然而,我也認為,MBTI測試不應該成為我們自我認知的唯一依據。我們應該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成長,並且在面對挑戰時,學會靈活應對,而不是被性格類型所限制。

總之,MBTI 16型人格測驗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並在人際關係和職業選擇上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MBTI,並在你的生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