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为无声者发声:台北大學師生的溫暖科技革命
标题:用AI为无声者发声:台北大學師生的溫暖科技革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有一群人,他们因为语言障碍,无法像我们一样自由表达。在台北,有一所大学,一群师生正在努力做一件看似“不赚钱”的事——用AI帮助语言障碍者说话。
一、从个人经历出发:无声的世界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我一直对AI技术充满好奇。然而,直到我亲眼目睹了一位语言障碍者的日常生活,我才真正意识到AI技术的巨大潜力。那位朋友,因为遗传性退化性疾病,说话时每个字都费力且难以理解。每次交流,都需要他慢慢打字,而我们则耐心等待。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桥梁。
二、台北大學的使命:为沟通平权而战
台北大學电资学院院长张玉山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们做这件事,是为了沟通平权。”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台湾有约3,500名重度至极重度的语言障碍者。对于他们来说,沟通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然而,台北大學的师生们,却选择了一条看似“不划算”的路——开发AI语音识别和合成系统,帮助这些无声者发声。
三、ezTalk与Voice Bank:科技的温暖力量
台北大學的团队开发了两套系统:ezTalk和Voice Bank。ezTalk通过AI深度学习技术,让使用者可以重复录制多笔音档,建立个人语料库。之后,只要对着系统说话,AI就能识别并播放出完整的语句。Voice Bank则与渐冻人协会合作,在患者还能正常说话时,存入他们的声音,未来即使病情加重,也能通过眼动鼠标提取自己的声音与人沟通。
四、挑战与希望:科技的无限可能
然而,开发这些系统并非易事。每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要訓練好一套專屬使用者的模型,理想狀況需要200萬字的原始音源資料。这对语言障碍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台北大學的团队并没有放弃,他们尝试引入生成式AI技术,用数万句的庞大语料库,生成个人的语音模型。
五、感受与思考:科技的温度
看着台北大學的师生们,我深深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在这个追求效率和利润的时代,他们选择了一条“不赚钱”的路,只为让那些无声者能够自由表达。这不仅是对科技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关怀。
六、未来展望:Free Talk的愿景
张玉山院长提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Free Talk”——让语言障碍者能够像我们一样自由表达。这个愿景,不仅是对科技的挑战,更是对人性的呼唤。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愿景一定会实现。
结语:科技的力量,人性的温度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温度。台北大學的师生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科技不仅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个无声者也能自由表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