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的醫師們對一種新的子宮頸癌療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因為這種療法能大幅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被認為是25年來最大的進展。這項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主導,進行了第三期臨床試驗,十年來在英國、墨西哥、印度、義大利和巴西等地進行研究。這種新療法與傳統療程不同,患者在接受「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hemoradiation)之前,會先接受短期單獨化療。這一小的改變卻使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40%,五年復發風險降低了35%。研究結果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上。
最近,英國的醫師們對一種新的子宮頸癌療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因為這種療法能大幅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被認為是25年來最大的進展。這項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主導,進行了第三期臨床試驗,十年來在英國、墨西哥、印度、義大利和巴西等地進行研究。這種新療法與傳統療程不同,患者在接受「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hemoradiation)之前,會先接受短期單獨化療。這一小的改變卻使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40%,五年復發風險降低了35%。研究結果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上。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症,每年約有66萬新病例,35萬人因此死亡。在英國,每年約有3,200例新病例和800人死亡;台灣每年也有約3,000位子宮頸癌病例,約千人死亡。此外,子宮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患者僅30歲左右,且高達30%的患者會復發。
首席研究員瑪麗·麥考麥克(Mary McCormack)博士表示,這次的成果是上世紀末子宮頸癌治療最重大的突破:「這是自1999年開始化學放射治療以來,存活率改善最大的研究。對癌症患者而言,任何存活率提升的機會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治療時間短、副作用又小的療程,能幫助患者更快回歸正常生活。」
研究招募了500名局部晚期但未擴散至其他器官的子宮頸癌患者,隨機分配至新療法或標準化學放射治療。新療法的受試者先接受為期六週的「卡鉑」(Carboplatin)和「紫杉醇」(Paclitaxel)等化療,隨後才進行標準放療和每週一次的「順鉑」(Cisplatin)及近距離放療;對照組僅接受標準化學放射治療。五年後,接受新療法的患者有80%存活,72%未復發或擴散。標準治療組的72%患者存活,64%未復發或擴散。
接受新療法的37歲患者艾比·侯爾絲(Abbie Halls),27歲時被診斷出子宮頸癌:「我已經無癌(cancer-free)超過九年,不確定如果沒有接受新治療,今天是否還活著。我很高興參加研究,希望能幫助更多女性同胞存活。」
新療程非常值得推廣,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的研究與創新執行總監伊恩·富克斯(Iain Foulkes)博士表示:「子宮頸癌標準治療前先單獨化療很簡單,卻成效顯著,不僅能減少癌症復發率,也能迅速進行。」麥考麥克博士說:「這種方法使用現有藥物,且價格低廉,且只是簡單改變。部分癌症中心已採用,沒有理由不提供所有接受化療的患者更有利的方案。」
註: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包含針劑化療和放療兩部分。放療包括體外「遠隔」及陰道內「近接」放射線治療。自1999年起,這種療法成為局部晚期子宮頸癌的標準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