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家族出手!擬籌1.68兆買斷日本7-11經營權,為何他們跟台灣小七也有淵源?

伊藤家族出手!擬籌1.68兆買斷日本7-11經營權,為何他們跟台灣小七也有淵源?

引言

最近,日本零售巨頭Seven & i控股公司的股價在東京股市早盤一度大漲10%,這背後的原因是傳出創辦家族伊藤家的伊藤順朗有意將Seven & i「買回來」。這一消息不僅震驚了日本商界,也引起了全球零售業的關注。伊藤家族為何要出手?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這與台灣的7-11又有何淵源?

伊藤家族的崛起

7-Eleven最初於1927年在美國德州達拉斯成立,當時名為「南方公司」。然而,真正將7-11推向全球的,卻是日本的伊藤家族。1973年,伊藤洋華堂的高管鈴木敏文在訪問美國期間,發現了7-11便利商店,認為這種小型商店可能是日本零售業的未來。在他的推動下,伊藤洋華堂與南方公司達成協議,於1974年在東京豐洲開設了日本第一家7-Eleven。

伊藤家族與台灣7-11的淵源

1978年,日本7-11的御飯糰首次上架,使這種不起眼的小吃成為日本速食文化的核心。這股超商風潮,也引起了統一集團的注意。1978年4月,統一集團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籌備在台灣引進7-11品牌。首家門市於1980年2月在台北市長安東路開幕,截至2024年11月5日,統一超44年內的第7110家門市「願橋門市」於高雄市仁武區開幕。

台灣的7-11在1994年引進御飯糰,兩大經典口味為「鮪魚、肉鬆」,這些產品不僅在台灣大受歡迎,也成為了7-11品牌的象徵。

伊藤家族的收購與私有化計劃

伊藤家族對7-11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日本和台灣。1991年3月,趁南方公司陷入財務困難之際,伊藤洋華堂達成了一項4.3億美元的交易,收購了南方公司70%的股份,使其成為日資控股企業。1999年,南方公司更名為7-Eleven公司(7-Eleven Inc.),專注於便利店業務發展。

2005年,伊藤家族決定成立控股公司進行整合,將7-11、伊藤洋華堂、崇光·西武等通路歸納到「Seven & i」品牌之下,並於該年11月9日完成收購7-Eleven Inc.全部股權,將這家美國日資控股公司完全子公司化,也從證券市場下市。

伊藤家族的挑戰與回歸

然而,隨著加拿大超商巨頭ACT集團的收購邀約,伊藤家族不得不再次出手。據《NHK》報導,伊藤家族計劃從日本3大銀行和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籌措超過8兆日圓資金(約新台幣1.68兆元),對Seven & i股票進行公開收購(TOB),目標在本財年結束前將Seven & i私有化。

個人經驗與感受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零售業的觀察者,我對伊藤家族的這一舉動感到既驚訝又好奇。7-11不僅是一個品牌,它已經成為了全球零售業的標誌。從日本到台灣,再到全球各地,7-11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伊藤家族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家族企業的保護,更是對全球零售業格局的一次重大挑戰。

結語

伊藤家族的這一舉動,無疑將在全球零售業掀起一場風暴。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故事。而對於台灣的7-11來說,這一事件也將帶來深遠的影響。無論未來如何發展,7-11這個品牌都將繼續在全球零售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