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没死,只是变了模样!——专访渣打主席韦浩思

标题:全球化没死,只是变了模样!——专访渣打主席韦浩思

引言:全球化的争议与韦浩思的自信

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的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化的未来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在川普重返白宫的背景下,许多人担心全球贸易会变得更加混乱。然而,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José Viñals)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全球化没死,只是形勢變了!

韦浩思的论调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忠谋曾多次表达对全球化前景的担忧,而韦浩思则显得信心满满。他不仅用渣打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证据,还从全球贸易的实际数据出发,证明全球化依然充满活力。

作为一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韦浩思的背景让他有足够的资格对全球经济趋势做出分析。他曾担任西班牙央行副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顾问等职务,2016年加入渣打银行并升任集团主席。在他的领导下,渣打银行的股价今年增长了35%,远超汇丰的15%。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新全球化”的深刻理解。

全球化的变化:从“南北贸易”到“南南贸易”

韦浩思指出,全球化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即所谓的“南北贸易”。然而,如今的新全球化趋势是“南南贸易”,即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正在成为增长的主力。

他举例说,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中东、中东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种趋势对渣打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渣打银行是全球前四大、亚洲前二大的贸易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市场。今年第三季度,渣打银行的税前净利达到了17.2亿美元,远超分析师的预期。

韦浩思认为,尽管本土化和回流的趋势正在发生,但全球化的主要趋势仍然是供应链的重組。跨国贸易并没有停止,只是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他引用数据指出,全球贸易量在2016年川普当选后依然保持增长,“事实胜于雄辩”,全球化并没有因为地缘政治的波动而停滞。

全球化的未来:贸易与投资的并行发展

韦浩思强调,看待全球化不能只关注贸易,还必须考虑跨国投资。在各国基于国家安全、战略自主的思维下,跨国投资将成为全球化的新动能。

他举例说,川普可能会对中国加征关税,但这并不会影响全球贸易的总量,而是会改变贸易的内涵。自2016年川普当选以来,全球贸易的增长大致与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今年全球贸易量年增率接近3%,明年预计会超过3%。因此,他对全球贸易的前景保持乐观。

此外,韦浩思还提到,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虽然减少,但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却在增加。这反映了跨国企业正在实施“中国大陆加1”或“中国大陆加2”的策略,即在中国之外寻找新的生产基地。非洲作为一个重要的矿物资源来源地,也因此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化的挑战:通货膨胀与地缘政治

尽管韦浩思对全球化持乐观态度,但他也承认,全球化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最大的风险之一是美国通货膨胀的再次抬头。如果美国继续维持高利率,不仅会影响美国本土经济,还会对全球其他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他指出,美国增加关税可能会导致进口通胀,而国内减税和非法移民减少则可能推高工资水平,进一步加剧通胀。如果美国为了打击通胀而维持高利率,其他国家可能会因为担心货币贬值或资本外流而不敢降息,从而影响全球经济。

此外,欧洲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挑战。乌克兰战争的持续使得欧洲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军事支出,而美国可能加征的关税也会对欧洲经济造成打击。

个人感受:全球化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全球经济的观察者,我对韦浩思的观点深有共鸣。全球化确实没有死亡,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在发展。过去那种单一的、线性的全球化模式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复杂、多元的全球化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正在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渣打银行的业绩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证明了全球化依然充满活力。

当然,全球化的未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通货膨胀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但正如韦浩思所说,全球化并没有停滞,只是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只要我们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全球化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结语:全球化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不会因为某些政治事件或地缘冲突而停滞。韦浩思的乐观态度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全球化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能够适应变化,抓住机遇,全球化依然会为我们带来繁荣与活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韦浩思,用数据和事实来打破对全球化的悲观预期。全球化没死,只是变了模样。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个新的全球化时代!

责任编辑:宋玟蒨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