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Sora,一来就乱杀了!——我的亲身体验与深度思考

标题:姗姗来迟的Sora,一来就乱杀了!——我的亲身体验与深度思考

引言

磨磨蹭蹭了快一年,OpenAI终于舍得把Sora这盘菜端上来了。这不,咱们还在做梦的时候,Sora就已经能用了,登录网址Sora.com,订阅会员抢先体验。从昨晚折腾到今天,国内外各大媒体疯狂报道,不少老哥已经把Sora生成的视频发到了网上,那叫一个热闹。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自然也按捺不住好奇心,早早薅到了会员账号,准备一探究竟。结果谁能想到,Sora的服务器被挤爆了,现在进都进不去……不过,光是发布会上对Sora具体功能的展示,就已经让我大开眼界。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体验,以及对Sora的深度思考。

一、Sora的产品形态:生产力工具的全新定义

首先,Sora在产品形态上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个视频生成工具,而是一个拥有完整工作流程的生产力工具。这次发布的Sora Turbo支持文字、图片和视频三种生成方式,能够生成最高分辨率1080p、时长20秒的视频,支持宽屏、竖屏和方形比例。这些功能看似常规,但Sora最让我惊艳的地方,是它把AI生成的能力融入到了视频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1. Storyboard:让创意无限延伸

Sora的Storyboard功能让我印象深刻。简单来说,它可以为一段视频添加不同的分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在不同的时间点添加不同的场景。比如,官方的例子中,前114帧的场景是“一片广阔的红色景观,远处停靠着一艘宇宙飞船”,接着可以继续发挥想象力,把114-324帧的场景变成“从宇宙飞船内部向外看,一位太空牛仔站在画面中央”,最后用“宇航员眼睛的特写镜头,眼睛被针织面料制成的面罩框柱”的prompt结束这段视频。这种自由度让我感受到了创作的无限可能。

2. Re-cut:在线重新剪辑,让视频更完美

在Storyboard的基础上,Sora还提供了Re-cut功能,用户可以在视频的时间轴上剪掉不满意的部分,剩下的工作交给Re-cut功能,它会自动帮你补全空白的部分。这种剪辑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智能,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视频剪辑的认知。

3. Remix:无痕替换,创意无限

最让我觉得酷炫的是Sora的Remix功能。比如,用prompt“毛茸茸的猛犸在沙漠中行走”生成一段视频,如果你想把猛犸象换成机器人,Remix功能就能派上用场。替换后的视频效果非常稳定,机器人的步态、沙漠背景几乎没有出现太大的畸变。这种无痕替换的功能,让我觉得Sora的AI生成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Sora的生成效果:瑕不掩瑜,惊艳四座

在生成效果上,Sora虽然有一些瑕疵,但总体上瑕不掩瑜。外网老哥们用Sora生成的视频让我真馋了。比如,先用Midjourney生成图片,再把prompt喂给Sora,生成的视频清晰度高,稳定性强,老人脸上的皱纹都不带动一下的,眼神里的“严肃和焦虑”也表现得非常到位。Sora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比年初的时候好太多了。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用Sora和国内的视频生成应用进行了对比。同样的prompt,打眼一看真看不出太大差距,非要说的话,就是Sora版的头发更柔顺一些。但问题是,国内的视频生成应用免费就能用……在一些网友的测试里,Sora生成的视频还会出现手部不够自然的情况。包括昨晚的发布会上,Sora也小小翻车了一下,工作人员输入了“鹤把头扎进水中,叼起一条小鱼”的提示词,结果视频中的白鹤压根就没叼到鱼。

三、Sora的安全性与未来展望

最后,Sora对AI生成的安全性考虑也让我印象深刻。之前不是老有人嚷嚷AI为祸人间,看图片看视频,现在都分不清到底是人干的还是AI生成的了。所以这次Sora生成的视频都带有C2PA元数据,C2PA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溯源,内容是谁创作的、历史的修改记录,这些都会被记录下来。这种对AI生成内容的安全性考虑,让我觉得Sora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一个负责任的产品。

四、我的感受与思考

总的来说,Sora的亮相还是带来了不少惊喜,特别是在产品形态上,视频创作的完整工作流提供了一个更新的视角。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非常期待Sora未来的发展。同时,我也希望国内的视频生成应用能够借鉴Sora的经验,在产品形态和生成效果上不断进步。毕竟,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为了炫技,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创意、提升生产力。

结语

姗姗来迟的Sora,一来就乱杀了!它的出现,不仅让我看到了AI生成视频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希望Sora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创新精神,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科技公司能够迎头赶上,在视频生成领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狗头)

本文来源:差评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