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今日開幕,會議議題草案涵蓋五大信賴產業的目標與策略,旨在推動台灣在關鍵科技領域的自主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以下是草案中提及的主要內容:

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今日開幕,會議議題草案涵蓋五大信賴產業的目標與策略,旨在推動台灣在關鍵科技領域的自主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以下是草案中提及的主要內容:

1. 軍工產業
– 目標:建立F16等軍機的自主維修及產製技術,滿足空軍機隊的維修需求,帶動國防產業商機。
– 策略:持續推動「國機國造」與「國艦國造」,籌建飛機系統件及航太關鍵材料能量,並透過內需市場與補強技術缺口,打造無人機供應鏈。

2. 半導體產業
– 目標:實現功率半導體及化合物半導體技術的全面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並開發專業軟體技術,優化生產流程和提高產品性能。
– 策略:推動晶片設計業者投入「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並在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進行研發布局。

3. 人工智慧(AI)
– 目標:積極開發AI相關的軟硬體技術,建置國家級AI計算技術及設備發展中心。
– 策略:建造「AI算力池」,透過算力共享概念,減輕軟體及資訊服務業者的進入門檻,並研發台灣自主的行業別應用模型。

4. 次世代通訊
– 目標:發展短時程、高效能的低軌通訊衛星,驗證台灣自主開發的通訊酬載及地面設備,建立產業技術能力。
– 策略:支持台廠完備2028年端到端技術與情境驗證專網,接軌6G商用產品開發,搶占首波國際市場,並確保6G頻譜資源的有效運用。

5. 資安與安控
– 目標:強化台灣資通安全韌性與精進資安聯防機制,提升防護效率和準確性。
– 策略:推動台灣產業資安標準對接國際,打造MIT資安品牌,提升台灣資安產業產值,並推動軍民雙向互通的資安技術。

總結
此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聚焦於五大信賴產業的發展,強調自主研發、國際合作與技術領先。透過政策支持、產學合作及國際接軌,台灣將在半導體、AI、次世代通訊、資安及國防等領域持續提升競爭力,並推動相關產業的升級與創新。

會議將持續三天,並於18日公布總結報告,預計將為台灣未來四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提供重要指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