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Air 3S 航拍新作實測:雙鏡拍攝、突破低光瓶頸

DJI Air 3S 航拍新作實測:雙鏡拍攝、突破低光瓶頸

在這個數碼時代,航拍機已經成為許多人記錄生活、探索世界的新工具。然而,市場上的航拍機種類繁多,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一款性能卓越、操作簡便的機型,一直是許多航拍愛好者的難題。最近,我有幸體驗了DJI最新推出的Air 3S,這款機型不僅在畫質、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做到了全面提升,更在低光環境下的表現令人驚艷。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實測感受。

外觀與設計:輕巧便攜,細節之處彰顯用心

首先,Air 3S的外觀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繼承了Air系列一貫的輕巧便攜設計,四支飛行槳可以摺疊收納,方便攜帶。機身重量為724g,雖然比上代Air 3重了一點,但這點差異對飛行的影響微乎其微。摺疊後的Air 3S可以一手掌握,俯視下去其實不比手機大太多。機身前方的雙鏡頭系統佈局合理,下方是全向避障的紅外線感知系統,後方則為電池倉、Type-C接口和SD卡槽。整體而言,DJI在航拍機的造工非常出色,機身雖然輕巧具流線,但接縫緊密、質感非常出色。

續航與充電:持久飛行,快速回血

續航能力是航拍機的重要指標之一。官方宣稱Air 3S的最長飛行時間為45分鐘,但在實際測試中,續航時間會受到風速、飛行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在我的測試中,Air 3S的續航時間基本可以維持在35分鐘左右,足夠完成一次短途航拍任務。此外,我借測的是暢飛套裝,跟機有三塊電池,即整體可以提供超過90分鐘的飛行、拍攝時間,對一般用戶而言真的足夠有餘。透過支援PD的專用充電管家,使用65W充電器80分鐘即可充滿電池,大大縮短了充電等待時間,甚至可以做到無縫續飛的操作,對半專業用家而言非常加分。

安全性與智能化:全方位保障,安心飛行

Air 3S的操作性能是另一個驚喜之處。其抗風性能對比上代甚至有輕微提升,全向避障系統在測試中表現亦十分穩定。而且,Air 3S加入了前置LiDAR激光雷達,進一步提升了其在弱光環境下的安全性,在夜晚或室內的飛行也能更加安心。起飛後,Air 3S會以「H」清楚標示起飛地點,自動返航時會以此點為依據。其自動返航功能也相當智能,不單止是以GPS定位進行路線回溯,而是可以根據飛行過程中構建的地圖規劃返航路線,即使在信號較弱的環境下也能安全返回。此外,Air 3S由於無需等待GPS搜星,更支持快速起飛,大大縮短了起飛準備時間。

拍攝性能與畫質:不止於低光,更在於全面

DJI近年的航拍機種不停針對拍攝能力作出加強,Air 3S更是同系列機種中首次加入1“ 5000萬像素CMOS主相機和1/1.3“ 4800萬像素3倍中長焦相機的組合,使其在各種場景下都可以擁有拍攝的彈性。主鏡頭在日光之下的表現相當出色,3倍中長焦鏡頭則提供了更強的空間壓縮感,在拍攝建築、橋樑等場景時,可以輕鬆獲得電影般的視覺效果。在低光環境下,1“ CMOS的優勢尤為明顯,噪點控制出色,畫面細節豐富,突破了以往航拍機在弱光環境下的瓶頸。

除了硬件上的提升,Air 3S在軟件方面也做了很多優化。除了最高支援4k/60fps的HDR影片,又支援4K/120fps的慢動作影片拍攝。14級動態範圍和10-bit色彩深度為後期調色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這樣的後製空間甚至可以滿足不少專業製作。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非常易用的智能跟隨功能,增加了半身跟隨和汽車目標跟隨模式,最大跟隨速度提升至每秒15米,我們測試過一般踩單車的追拍效果都十分不俗。

總結:全能之選,值得推薦 — 但切記合法飛行

總的來說,DJI Air 3S是一款表現不俗的航拍機,它在上一代穩定、多功能的基礎之上再行強化了飛行體驗以及拍攝性能,低光環境下的拍攝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同時在畫質、功能、安全性等方面也做到了全面提升。然而,再好的性能也需要在法律框架下才能充分發揮。在香港使用Air 3S,根據香港民航處小型無人機令(第448G章),DJI Air 3S因其重量超過250克,無論如何操作都需要進行註冊,請務必遵守相關法規,完成註冊手續,享受合法、安全的航拍體驗。

作為一名航拍愛好者,我對Air 3S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它不僅讓我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拍攝出高質量的影片,還大大提升了我的航拍體驗。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性能卓越、操作簡便的航拍機,DJI Air 3S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