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下Face ID會在iPhone 17 Pro現身?這三個因素達成才有機會
螢幕下Face ID會在iPhone 17 Pro現身?這三個因素達成才有機會
隨著科技的進步,蘋果近年來在iPhone的螢幕設計上持續進行調整改進,從最初的iPhone X劉海設計,到iPhone 15 Pro的動態島造型,每一次的改變都讓人驚艷。而最近,關於螢幕下Face ID技術的傳聞更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究竟這項技術是否會在iPhone 17 Pro上現身?這背後又有哪些關鍵因素需要達成?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話題。
一、蘋果專利技術的突破
從2021年開始,蘋果就取得了一項創新的螢幕下鏡頭專利,這項技術主要用於在智慧型手機顯示器下方嵌入攝影機,實現真正的全螢幕設計,且不會影響Face ID的功能。這項專利的關鍵在於在顯示器上創建微小的感測器開口,讓光線能夠穿透到攝影機。蘋果設計了一種精密的壓力敏感黏合劑,能夠隱藏這些開口,使其幾乎對肉眼不可見。
這項技術不僅與目前iPhone用於Face ID的TrueDepth攝像頭系統相容,還可應用於各種光學感測器,包括紅外線攝影機和光達技術。直到2024年,蘋果再次從美國專利商標局獲得更新專利,進一步強化iPhone Face ID螢幕下技術。這些專利的取得,為螢幕下Face ID技術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縮小動態島顯示開孔
已經有不少報導指出,iPhone 17 Pro Max將採用更小的動態島設計。顯示器產業分析師Jeff Pu也近一步證實,iPhone 17 Pro Max將會縮窄動態島尺寸。如想達到這樣的目的,外媒認為就需要將Face ID元件嵌入螢幕下方才能夠實現。
這意味著,蘋果需要在技術上進一步突破,將Face ID的元件巧妙地隱藏在螢幕下方,從而實現更小的動態島設計。這不僅能提升手機的美觀度,還能讓用戶在使用Face ID時更加流暢,無需擔心額外的開孔影響使用體驗。
三、全新售價更高的iPhone 17 Air機型
有消息稱,2025年全新iPhone 17 Air機型的價格為1299美元,將高於iPhone 17 Pro Max的售價1199美元。外媒認為,這種價格溢價可能不是因iPhone 17 Air更薄的機身引起,更像是採用螢幕下Face ID硬體結構導致整體成本墊高。
此外,有傳出會讓動態島縮小逼近單一鏡頭開孔設計。這意味著,蘋果可能會在iPhone 17 Air上率先嘗試螢幕下Face ID技術,從而為後續的iPhone 17 Pro系列鋪路。這種策略不僅能提升iPhone 17 Air的市場競爭力,還能為蘋果帶來更高的利潤。
個人經驗與感受
作為一名長期使用iPhone的用戶,我對蘋果的每一次技術革新都充滿期待。從最初的劉海設計到現在的動態島,每一次的改變都讓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而對於螢幕下Face ID技術,我更是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記得當初iPhone X剛推出時,劉海設計一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設計逐漸被用戶接受,甚至成為了iPhone的標誌性特徵之一。而現在,隨著動態島的推出,我們看到了蘋果在螢幕設計上的又一次突破。
如果螢幕下Face ID技術真的能在iPhone 17 Pro上實現,那將是蘋果在螢幕設計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這不僅能讓iPhone的螢幕更加完整,還能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我相信,這一技術的推出,將會再次引領手機行業的潮流。
結語
總的來說,螢幕下Face ID技術是否會在iPhone 17 Pro上現身,取決於蘋果專利技術的突破、縮小動態島顯示開孔以及全新售價更高的iPhone 17 Air機型這三個關鍵因素。雖然目前這一切都還只是外媒的推估,但從蘋果近年來的技術革新來看,這一技術的實現並非遙不可及。
作為一名蘋果的忠實用戶,我對這一技術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我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蘋果將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iPhone 17 Pro的到來,看看它是否能夠實現這一技術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