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暴雷”背后:员工赔偿方案悬而未决,百度审批成关键
标题:极越“暴雷”背后:员工赔偿方案悬而未决,百度审批成关键
—
最近,一则关于极越汽车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家由吉利和百度共同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极越的命运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剧变。据内部员工透露,极越汽车“暴雷”后,员工的赔偿方案已经修改到第九版,吉利方面已经确认,但百度的审批却迟迟未到。这一消息不仅让极越的员工们陷入了焦虑,也让外界对这家新兴车企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作为一名曾经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对这类事件并不陌生。企业的兴衰往往伴随着员工的命运起伏,而赔偿方案的确定,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今天,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谈谈我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思考。
—
一、极越的“暴雷”:从风光到困境
极越汽车成立于2021年,由吉利和百度共同出资打造,目标是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背靠两大巨头,极越一度被寄予厚望。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这家公司就陷入了经营困境。据内部员工透露,极越的“暴雷”并非突然,而是早有征兆。
从外部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也在不断发力。极越作为一个后来者,想要在这样一个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而从内部来看,极越的管理问题似乎更加严重。据一位内部员工爆料,极越CEO夏一平的管理风格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勤奋的昏君”,事事都要插手,但往往事与愿违。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让员工感到压抑,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
二、赔偿方案的悬而未决:员工的心声
对于极越的员工来说,赔偿方案的确定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据透露,目前吉利已经确认了赔偿方案,但百度的审批却迟迟未到。这种不确定性让员工们感到焦虑和无助。
我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几年前,我所在的公司也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裁员。当时,赔偿方案的确定过程异常漫长,公司高层之间的博弈让普通员工成了“夹心饼干”。那种等待的煎熬,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极越的员工们现在的心情,或许和我当年一样。他们不仅要面对失业的压力,还要担心赔偿方案能否公平合理。尤其是那些已经找到新工作的员工,他们更希望尽快结束这段不确定的时期,重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
三、管理问题:极越的“致命伤”
在极越的“暴雷”背后,管理问题无疑是最大的“致命伤”。据内部员工透露,夏一平的管理风格让公司内部形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氛围。这种高压管理不仅让员工失去了创造力,也让公司失去了活力。
以极越销售总经理朱江为例,他曾因建议为门店采购iPad而遭到夏一平的公然羞辱,最终选择了辞职。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让高管们感到失望,也让普通员工感到恐惧。在夏一平的管理下,极越的内部沟通几乎陷入了停滞,员工们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只能被动执行。
这种管理方式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极越的产品定位模糊,营销活动缺乏亮点,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冷淡反应。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极越本应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但遗憾的是,它却在内部管理上浪费了太多精力。
—
四、百度的审批:关键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极越的赔偿方案已经修改到第九版,吉利方面已经确认,但百度的审批却迟迟未到。这一“最后一公里”的审批,成了员工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百度的审批或许涉及到更多的利益考量。作为极越的股东之一,百度需要权衡自身的利益与员工的权益。然而,对于员工来说,这种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
我理解百度的顾虑,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做出决定。毕竟,员工们的耐心是有限的,长时间的等待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
五、结语:企业的责任与员工的期待
极越的“暴雷”事件,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更是整个行业的警示。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和产品,更取决于管理和文化。
对于极越的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平的赔偿方案,更是一个明确的未来。希望百度和吉利能够尽快达成共识,给员工们一个交代。
最后,我想对所有正在经历类似困境的员工说一句:无论结果如何,请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更好。企业的兴衰是常态,但你们的努力和坚持,终将得到回报。
—
参考内容:
感谢IT之家网友 朱丶工作室 的线索投递! 12 月 18 日下午消息,今日一位极越内部员工透露了极越汽车“暴雷”后的内部赔偿方案确定细节。据悉,目前极越员工赔偿方案已修改到第九版,目前吉利已经确认方案,但最终还需要等百度方面审批。